事实上年度总结一直是我很无感的内容,几年前的自己会在微博里写下「跨年的内涵就是一群人为了忏悔一年来的碌碌无为和无所事事作出的仪式行为,人以一种感伤、缅怀、狂欢的形式来安慰、麻痹自我 —— 这咸鱼的一年终于过去了」。尽管如此,我所深知的是,数十年后某个无所事事的午后,回想起我青年时期的人生,2022 一定是我所绕不开的节点年份。

于是,在 2023 年日历的第一个月份行将翻过,农历新年远去元宵将近的时候,刚经历完考试月的我终于开始敲击起了这份迟到许久的年度总结。又或者,其实这篇文章并不是「总结」,而是对过去一年的「记述」。


2022 开始于未知。尽管考完研后获得了短暂的悠闲时光开始的,但是走出考场的时候就已知晓这是个没有结果的尝试。好在本就在考研报名的同时有了出国留学的打算,彼时身边的朋友或投简历找工作,或是准备考研复试,抑或是直接开始准备二战,只有自己投出了留学申请还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何方。同时因为专业的原因,一百多人的同届生,算上自己也只有 3 个人出国留学,还去往了不同的地方,孤独的努力成了那时候最常见的状态。

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本来提交的延迟返校申请变成了学校不允许我返校,毕业设计的进度也自然变成了龟速前进。好在混乱的日子很快迎来了结束,4 月收到面试邀请,在聊了近一小时的面试后顺利拿到了 offer。毕业论文在最后也是以 3% 多的查重率以不错的成绩通过,以并不十分突出但也还算优秀的方式结束了论文,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

2022 是自己更深入认识社会的过程,由于学校封校了一学期,除了毕业答辩和典礼一直在家待着的我自然对疫情封控没有感受太多不便。但随着出国的材料着手准备,才真正接触了落后小城、或者说底层社会行政的腐烂与弊病。尽管因为疫情极度收紧了护照的签发,手续也复杂了许多,但我所居住的城市工作人员仍然以优秀的服务态度极其高效地为我办妥了所有事务。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出生时相关的重要证件居然因为户口所在的出生的小城工作怠慢与疏漏二十多年未曾派发,而本来申请补发的材料十分齐全的我自然自信地委托在故乡小城的亲戚帮我跑腿,但就在最亟需这份证件的这个时刻,却被相关工作人员层层加码刁难、冷嘲热讽与相互推诿责任。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只能收住自己已经爆炸的脾气好言相求,得到的确实不屑的继续推卸责任。好在学校宽限了我的证件检查,不再受时间拘束的我便也有了如往常般硬刚与对抗的底气。收集材料,层层反映,最终在将电话打到省级监管部门后终于得到了解决的方案,而夏天时回到老家办理其他材料并去取这份证件的时候,办事人员态度 180 度的大转弯让我感到可笑与可气。是的,我「赢了」,赢得痛快但也不痛快,因为在面对这些事情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发现网络上遇到类似情况并不止我一人,他们中大多数都因为时间原因选择了花钱消灾。而在网络之外,又有多少未发声的人因为这些底层的蛀虫被祸害呢,又有多少真正的基层工作者会因为这些蛀虫的丑行被民众扭曲了认知呢?

由于没有出国的经验,申办签证等过程中自然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本以为坎坷在我递签后就会结束。没想到 8 月末,我迎来了所居住的城市最严重的一次疫情封控。

彼时进京仍然需要万恶的北京健康宝,一旦所在地出现疫情立即被弹窗,不能购买进京票,不准登机/登车,甚至开车进京也会在卡口直接被劝返,而弹窗的解除又十分需要时日(必须 7 天内所有经过的地点 7 日内 0 新增),仿佛成为了真正倨傲的「禁城」。这在各地零星疫情不断、中秋后就将从北京直飞的我而言无疑是个噩耗。同时,本地的封控甚至在我所居住的平日毫无封闭管理也完全没有疫情出现的老破小直接围满了铁丝网,就连缺漏的铁丝网缝也马上进行了封堵。在多次申报,每日甚至一日多次连续核酸后,我终于匆匆离开了仍然风控的小区赶上了清晨的高铁南下回到故乡小城。对于这片我从出生后几个月就到达生活的城市,几十年的经历让它在我心中已经完全是故乡般的存在,我的习性、口味、风格都在这个城市塑造,但我却没有机会和它告别,甚至更近似于一种逃离。


是的,我逃离了,为了逃离了被动式的内卷,我离开了成长的故土与国家,来到了万里之外求学。

初来乍到时,西欧发达国家的小城确实带给了我足够的新鲜感,大面积的绿化与因此带来的优质空气和能见度、取代鳞次栉比摩天大楼的形式各异却又相对和谐的低矮房屋、人流稀少却又面带和谐微笑的异国面孔......如此种种都在给我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充满好感。然而随着日常生活渐渐的展开,一周 5 天工作日与几乎不加班的文化就开始让我遇到了生活上的不便,公交会在周末锐减到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一班;快递再也不会有国内的次日达,甚至亚马逊的隔日达都能成为极速;高昂的人工费让他们拿角磨机开自行车锁都要收 30 欧、胶水粘个电脑结构件也要收 50 欧;处处办事都需要提前预约,而预约的日期可能是下周也可能是半个月后,欧洲人生活散漫而又死板,在落地三个月后、提交申请一个多月后,我才终于拿到了这边的居留证明,而这竟以是同期到来的人当中相当快的水平了。初来乍到新鲜带来的高度好感、生活后各种不便造成的好感度急剧下降、适应后无所谓的不喜不言的好感度,真正体会到了大学时学习的跨文化交流课程所讲述的文化适应心态。事实上,如果真让我评价,在这里生活显然是远远不如国内方便的,全世界如此多的国家,其实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缺点,很多优势也是付出了很多缺点换来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也没有哪里是人间天堂,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生活态度,而不是环境。

而不得不说的是欧陆的教育,这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其相对于国内的优势,尽管欧洲人并不如国人热衷 STEM 类(类比国内理工科)学科,但学习这类学科的人却是出于真正的热爱,而并非国内更多人只为了求职、薪资等世俗原因出发。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里不存在为了这些现实原因求学的人,只是他们更多选择了商科,这更多是两国发展状况的不同了。而教育本身不管是硬件条件、师资条件、授课方式才是欧陆真正领先的地方,由于人口的稀少,优秀的教授面对少量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讲授知识,没有职称压力的他们也能花更多精力在科研与教学上。与此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毫不夸张的说,过去一学期所学的知识已经是我大学四年总和的水平了,尽管我认为我本科时的大多数老师已经是很好的、认真负责的老师了。


2022 年添置了两件重要的电子产品,一个是真正成了生产力的 iPad Pro 2020 11寸,四千元出头收的带笔二手让我在课堂上相对本科时期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了,完全不用充电就能撑下来一整天的纯笔记近十小时续航可以说是非常舒适的体验了。不过仍然会被厨子的刀法恶心到,因为仅对显示有追求对性能完全没追求的我 Air 已是绰绰有余,然而 64G 的起始存储容量让我转而选择了 128G 的二手 Pro,事实上经此购物,个人看来买二手 Pro 是比买全新 Air 更有性价比的选择,只是甄选时实在太费精力。但我并没有兴趣组建苹果全家桶,甚至可以说出来愈发让我感受到 Android 设备的好用,但三星自卢泰文上台后的摆烂实在让手持陶瓷版 S10+ 的我有任何的换机欲望。

另一件电子产品是非常提升生活幸福感的 AKG NC700M2 耳机,已是清库存产品正好又遇上了黑五,以发售价格 3 折不到买到,它拙劣的降噪效果在我看了也已是无伤大雅,毕竟换算完汇率 800 软妹币不到的价格买到调音舒适、音质上佳的头戴耳机,这价钱还要什么自行车呢?

说到自行车,出国前夕在老家的乡村小道上骑车摔了个惨烈,至今膝盖上的疤仍然没消、也可能彻底无法消去。但出国后由于本地公共交通实在糟糕,加上当地盛行的自行车文化,我还是 75 欧买了一辆原价 800 欧左右的自行车,尤其是它后置 Shimano 内变速器让我爱不释手。

实际上这一年更多是在失去,出国后不久电脑屏轴脱落;陪伴四年的摄影包肩带卡扣断裂;随后陪伴四年的 SONY XZ Premium 手机彻底报废、无法开机;而更为严重的是备份了它的数据以及从初中起所有记忆的移动硬盘也在下载东西时不慎跌落,尽管托朋友带回了国,但官方只能给换新无法恢复数据也是让我彻底丢失了无数珍重的信息。尽管几个月过去我已走出了失去他们的阴影,但总会在想找一份资料想起它存在那块硬盘里时陷入感伤。数据无价,所有珍视的信息请务必记得多重备份、云备份。


依稀记得自己 2021 年许下的生日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出去走走,我实现了,相对许下愿望时的我甚至可以说走得很远。欧洲是个适合旅游的地方,出来后两次去了荷兰,感慨良多,未来大概会单独开一篇文章聊聊荷兰之行了,年终总结写到此感觉也足够总结我过去坎坷但又精彩充实的一年了。如果有什么展望的话,就是努力改掉自己毛躁的小毛病,让自己更平稳地精彩生活吧。

那么最后,尽管迟到许久,还是祝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们新的一年,平安喜乐。